延安大学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
学校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现有本科生16099人,硕士研究生2601人,教职工1565人,专任教师965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学校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延安精神淬炼师魂方案”,特聘全国知名专家20多人,引培博士350人,在读博士1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20人获评“陕西省教学名师”,入选各类省级人才52人,5人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2人入选2020-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学院和行政学院,解放战争时期演变为政法系。1958年恢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1974年开办政教班,1977年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1998年更名为政法系,2002年改系建院成立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于2008年12月成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3年9月,组建独立的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8月,政治与法学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合并组建成立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77人,其中教授13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人)、副教授16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培养的博士32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1人。
学科与专业建设蓬勃发展。学院是延安大学首批获得硕士点学位授予权和确定博士点培育和建设单位之一。现有政治学、哲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下设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等9个学术学位硕士点;设学科教学(思政)、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和公共管理(MPA)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建有政治教育、党史、政治学、行政管理、法学和社会学6个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工作7个本科专业。有法学高起本、行政管理高起本、法学专升本、行政管理专升本、政治学与行政学专升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专升本、思想政治教育专升本、社会工作专升本、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公共事务管理专科、法律事务专科11个成人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函授生在校人数共1700余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社会工作为省级一流专业。中国共产党党史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是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毕业生在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和司法考试中成绩优异。研究生考取率稳居30%左右,司法考试过线率平均60%,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逐年递增。
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学院成功获批各级各类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共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8部,省级出版社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权威11篇。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4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9项。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秉承延安大学“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发扬学院“崇德尚法、经世致用”的精神,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在“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办学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需要,2021年我院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现就人才招聘公告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安心本职工作。
(二)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28周岁(1993年1月1日后出生)。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专业及研究方向须符合我院人才招聘计划要求,并且在各学习阶段的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
二、招聘计划及指标
招聘单位 | 专业方向 | 需求情况 | 联系方式 |
博士 | 硕士 |
政管学院 | 中共党史 | 7 | 1 | 联系人:冯老师 联系电话:13891196011 邮箱:yafzhh@163.com |
法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际政治 |
科学社会主义 |
政治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外国哲学 |
中国哲学 |
行政管理/社会学 |
三、优秀博士招聘待遇
1.A类博士待遇
(1)毕业于高水平大学。
(2)导师应为同行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3)教学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发表高质量论文。
享有国家正式事业编制,学校提供安家费3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30-40万元、人文社科20-30万元。
2.B类博士待遇
紧缺专业博士,成果较为突出;享有国家正式事业编制,学校提供安家费25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25-35万元、人文社科15-25万元。
3.C类博士待遇
常规补充博士;3年考核合格后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学校提供安家费15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2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4.其他待遇
(1)3年内执行副教授三级岗位绩效工资。
(2)具有博士后经历,增加2万元引进人才补贴;具有副高职称,增加3万元引进人才补贴;具有正高职称,增加5万元引进人才补贴。
(3)引进“双一流”高校的博士,纳入延安市人才支持范围,科研启动费按照所确定等级的最高档执行。
(4)配偶安置实行一事一议,为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就学条件。
(5)可以内部价格购买空余博士人才房(安家费可一次性冲抵房款),或提供过渡住房。
四、优秀硕士研究生招聘要求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高水平大学,以人事代理形式招聘(3年考核合格后,在政策范围内可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其他工资、福利、住房等待遇参照事业编制人员执行。
五、高层次人才常年引进对象及待遇
(一)大师级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杰出人才,或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境)外知名学者。实行“一人一策”,待遇面议。
(二)第一层次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突出业绩,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境)外专家学者。
学校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科不低于100万元;同时提供180平米左右周转住房一套,或按学校政策购买180平米以上职工公寓住房一套;年薪100-120万元,具体标准面议;协助解决配偶调动或安排配偶和适龄子女就业。
(三)第二层次人才
省部级以上优势学科带头人、承担国家重大、重点课题专家、二级教授等,或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境)外专家学者。
学校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不低于150万元、人文社科不低于80万元;同时提供160平米左右周转住房一套,或按学校政策购买160平米以上职工公寓住房一套;协助解决配偶调动或安排配偶和适龄子女就业。
(四)第三层次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等;海(境)外人才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
学校提供一次性安家费5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科不低于100万元、人文社科不低于50万元。提供140平米左右周转住房一套,或按学校政策购买140平米以上职工公寓住房一套。协助解决配偶调动或安置配偶工作。
以上各层次申请人可依托我校申报国家及陕西省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可同时享受政府给予的人才补贴50-200万元。
六、接收程序
1.符合条件且有意应聘的人员,请将个人简历、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或电子邮件)同时发送至政管学院和延安大学人事处邮箱。
(1)人事处邮箱:yadxrsc@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人事处 邮编:716000
联系电话:0911—2650073 联系人:解老师
(2)政管学院邮箱: yafzhh@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政管学院 邮编:716000
联系电话:13891196011 联系人:冯老师
2.为了便于我们及时处理您提交的材料,发送邮件请将应聘材料(包括扫描件)以压缩文件形式发送。文件名格式:专业-学历-姓名-应聘岗位。邮件主题栏填写格式为:学历-专业-姓名-应聘学院。
3.经人事处初审符合条件的人员,将随后通知应聘人员参加面试、试讲时间。
4.凡来校参加试讲博士可报销往返交通费(火车、汽车票)、提供住宿。
常年招聘的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人一策”。
联系电话:15929349346 张老师
延安大学政管学院诚聘英才,欢迎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