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
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延安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成就,勉励学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近年来,刘延东副总理、韩正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先后以来校视察、批示等方式表达对学校建设的关怀。
当前,学校正在自觉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重要批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推进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建设。
一、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简称政管学院)成立于2020年8月,是由原政治与法学学院和原公共管理学院合并后组建的新学院。政治与法学学院(简称政法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学院和行政学院,解放战争时期演变为政法系。1958年恢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1974年开办政教班,1977年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1998年更名为政法系,2002年改系建院成立政治与法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简称公管学院)成立于2008年12月,初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2013年9月起成为独立的公共管理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组建,优化了专业与学科发展布局,进一步整合了优质资源,极大地增强了办学实力,促进了现有特色优势学科的转型升级,更加地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院现有教师79人,其中教授13人(三级教授3人)、副教授14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高校培养的博士36人。教师队伍中,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
学院拥有两栋独立的办公与教学大楼,建有独立的学术报告厅、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模拟法庭等实践性教学设施和实训场地。设有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院、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与农村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中省级研究机构,同时设有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研究中心等校级科学研究机构。
政管学院是延安大学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两个学院之一,是延安大学确定的博士点培育和建设单位之一,也是目前延安大学招生学位点最多、规模最大、学科特色最为鲜明的文科学院。现有政治学、哲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下设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9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24年来已经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其中已经有60余人考取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截止2022年9月,在读硕士研究生有434人,导师128人。导师队伍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又有毕业于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博士,还有来自一线公检法系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导师”。
学院始终秉持“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弘扬“崇德尚法、经世致用”的院训,全方位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实施。在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方面不断攀升,喜讯频传。
二、招收学位点
(一)哲学学科一级硕士学位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3个二级研究方向。
(二)政治学学科一级硕士学位点,下设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4个二级研究方向。
(三)公共管理学科一级硕士学位点,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2个二级研究方向。
(四)法律硕士学位点:开办有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三、招收条件
1.符合《延安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
2.获得所在本科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所在学校推免计划;
3.思想品德合格,无违纪、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行为记录。
四、招收流程
1.已获推免资格考生须登录“推免服务系统”(https://yz.chsi.com.cn/tm)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注册、缴费,对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2.推免考生在研招网报考,接收复试通知、参加复试、接收待录取通知以及录取公示。各环节具体时间请及时关注研招网和我校研究生教育网通知。
3.复试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公布的信息为准。
4.按照学校招生政策,录取为我院的推免生全部可申请“三助一辅”岗位,一年级可优先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同时可参加学校和学院设置的其它奖助学金评选。
申请者须保证所提供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如不属实,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并通报申请者所在学校,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五、复试安排
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差额考核名单后,会另行通知具体复试安排。复试方式为线上面试,择优录取、录满为止。
六、学制学费和奖助体系
(一)学制学费
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类别) |
全日制 |
学制(年) |
学费(万元/学年) |
学术学位 |
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 |
3 |
0.8 |
专业学位 |
法律(非法学) |
3 |
1.2 |
法律(法学) |
2 |
(二)奖助体系
1.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奖励20000元。
2.学校设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6000元,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
3.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三等学业奖学金3000元。我校新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75%左右。
4.学校设有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受聘者每月津贴一般不低于500元,最高可达1500元。被我校考核认定为“创新人才生源选拔计划”的学生,在读期间均可享受助研岗位津贴。
5.学校设有“宝钢”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10000元、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20000元。
6.学校设有研究生创新基金和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经费。
7.学校设有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
七、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新区公学北路延安大学新校区政管学院办公楼A栋310办公室
邮政编码:716000
联系人:魏老师(电话 18220140778) 咨询电话:0911-2650527
邮箱:ydzg310@163.com

延安大学新城校区校门

政管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留念

政管学院2022届研究生考博光荣榜
附件1:延安大学研究生免试申请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