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编:郝卓言 核稿:崔林立
本网讯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政管学院政治学学科学生支部成员全程观看,心潮澎湃间纷纷抒发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对祖国的自豪,更彰显出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张泽栋同志从政治视角指出,阅兵式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坚定决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基因与近代屈辱史的深刻教训,让和平发展成为必然选择。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我们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抗战精神为指引,为强国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力。
李展恒同志被阅兵场景深深触动,80响礼炮唤醒历史记忆,空中护旗梯队似和平信使。他认为,受阅部队的威武阵容与新式装备,是我国军事科技与综合国力的直观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让他明晰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作为支部一员,需将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学习奋斗的动力。
王婷燕同志直言“震撼”是全程最深感受,“一老一新”方阵尤其触动人心。白发老兵挺直腰杆行军礼的瞬间,让她仿佛看见烽火中的英雄身影。她结合专业认知强调,国富方能民强,强大国防是和平的底气,青年党员要以专业能力为民族复兴筑牢根基。
程新宇同志聚焦科技强军与历史传承,新型主战坦克、高超声速导弹等装备的亮相,让他深刻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防领域的体现。他认为,阅兵既是对3500多万抗战英烈的告慰,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
王一山同志将阅兵视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从国产隐形战机到洲际导弹,展现的是祖国的硬实力;俄罗斯总统及其他外国元首出席,彰显的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他感慨,和平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要以史为鉴,将爱国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潘慧同志从精神传承角度解读,老兵与年轻士兵的面孔交相辉映,构成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画卷。她认为,阅兵不仅是军力展示,更是历史记忆的传递,新型装备背后的“止戈为武”理念,与政治学倡导的全球治理、和平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激励支部成员以精神力量凝聚奋进动能。
此次九三阅兵,让政管学院政治学学科学生支部成员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世界的关联。未来,支部成员将以抗战精神为魂,以专业知识为翼,在强国复兴征程中践行党员使命,为守护和平、推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