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欢迎报考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学院和行政学院,解放战争时期演变为政法系。1958年恢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1974年开办政教班,1977年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1998年更名为政法系,2002年改系建院成立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于2008年12月成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3年9月,组建独立的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8月,政治与法学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合并组建成立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培养的博士40人。教师队伍中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2人。
学院是延安大学首批获得硕士点学位授予权和确定博士点培育和建设单位之一。现有政治学、哲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下设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等9个学术学位硕士点;设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和公共管理(MPA)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建有党史、政治学、行政管理、法学和社会学5个系和哲学教研室,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和社会学6个本科专业。有法学高起本、行政管理高起本、法学专升本、行政管理专升本、政治学与行政学专升本、思想政治教育专升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专升本、社会工作专升本、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公共事务管理专科、法律事务专科11个成人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函授生在校人数共1600余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社会工作为省级一流专业。《中国共产党党史》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毕业生在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和司法考试中成绩优异。研究生考取率稳居30%左右,司法考试过线率平均60%,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逐年递增,2024年我院被招录选调生13名。
近年来,成功获批各级各类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权威11篇;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4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14项。
学院现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院、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与农村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中省级研究机构,同时设有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中关法治研究中心、中共党史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院秉承延安大学“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发扬学院“崇德尚法、经世致用”的院训,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在“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办学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本科专业介绍
『中国共产党历史』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核心课程:中共党史(1919—)、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文献选读、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学等。毕业去向:党政机关、新闻宣传部门等。
该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共党史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共党史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其中80%以上成员具有博士学位),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是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学是省级重点学科。主要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中共党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以及进行理论宣传与党务政务管理、文秘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社会工作』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理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毕业去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站、社会团体等。
该专业为陕西省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陕西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等方法,能在社会组织、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法学』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立法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等。
该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立法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法学、管理学原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市政学、公共政策、政府经济学、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社会调查等。毕业去向: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该专业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方面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去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问题,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和延安精神特质,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学位点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党史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中共党史硕士点是延安大学最早开始招收研究生的两个硕士学位点之一。该学位点设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历史、延安学与中国新文化等7个研究方向。2020年,中共党史研究团队被评为延安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现有导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5人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博士。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是延安大学重点学科,该学位点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等研究方向。现有导师3人,均为副教授,1人有博士学位。学位点2006年开始招生,培养学生40余人。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党政宣传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目前,已有1人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政治学理论』
政治学理论学科是延安大学重点学科,设有政治学基础理论、公共行政与政府治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现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3人是毕业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点自2012年起开始招生,培养学生50余人。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党政宣传及教学研究等工作。目前,已有3人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学科是延安大学重点学科,设有大国关系研究、新中国外交研究、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中东问题研究、边疆区域研究等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国际政治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的理论型人才。现有导师4人,其中副教授2人,3人是毕业于西北大学、西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博士。国际政治学位点自2012年开始招生,培养学生30余人。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涉外部门、科研院所及涉外企业等单位工作。目前,已有1人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延安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哲学、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等5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1人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该学位点2002年开始招生,培养学生210余人。毕业生中的大多数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行政管理、理论宣传和教学研究工作,有多人已经走上主要领导岗位或取得了高级技术职称。目前,已有10余名毕业生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延安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儒家哲学、佛教哲学及道家哲学等3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3人,其中副教授1人,3位导师分别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博士,2人还具有海外访学经历。该学位点2019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国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科研写作能力,将来能够从事文化交流、党政宣传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或为将来进一步深造研修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
『外国哲学』
外国哲学是延安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各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非形式逻辑等4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2人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且具有海外访学经历、1人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该学位点2019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能够比较全面掌握外国哲学知识,对西方哲学的传统、历史与现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将来能够从事外文翻译、对外交流、教学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或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哲学高级人才。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科是延安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地方政府治理、领导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现有导师1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人,7人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博士。该学位点自2007年开始招生,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20余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行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目前,已有5人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研究生。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延安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社会救助与社区服务、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管理等5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5人,其中教授3人,3人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博士。该学位点2020年开始招生。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是延安大学重点扶持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下设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两个硕士点。该学位点拥有现代化的模拟法庭、中关法治研究中心、炜衡律师学院等实践性教学平台和研究中心。该学位点实行双导师制,现有校内导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现有校外兼职导师15人,均为陕北地区公检法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先进工作者,均在审判、检察、律师等领域拥有极高的理论造诣和极为丰富的实务经验。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非全日制)硕士点』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MPA)是延安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点,2018年通过教育部专项合格评估,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示范点(MPA)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位点依托全校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优质资源,在地方政府与公共治理、领导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治理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方面特色突出。该学位点实行双导师制,现有校内导师2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校外兼职导师25人,均为从事地方行政工作一线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实践经历和管理、治理经验非常丰富。
学院领导寄语
冯志宏 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凭借自身刻苦努力和奋力拼搏,即将步入大学校园,开始人生新的征程。政管学院秉承“崇德尚法,经世致用”的育人理念,注重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建设和地方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里是同学们新的梦想的出发点,也是你们未来发展的奠基处。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队伍!
李红金 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五湖四海皆来圣地问大道,厚德崇法赓续政管精神;四面八方俱赴岭上写春秋,经世致用热谱青春华章。欢迎各位新同学加入政管学院,明志笃学,扬帆远航!
王峰 学院副院长
好的习惯,会在不动声色之间内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进而改善人的命运。
在即将开启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愿同学们坚持每天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懈怠,不放弃,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常改香 学院副院长
延安大学政管学院是历史积淀深厚的学院,期望大家来到学院拥有新的生活、新的活力,扬帆苦读、活力四射、活出精彩人生!
秦敏 学院副院长
亲爱的同学们,热烈欢迎你们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这片红色圣地,欢迎你们选择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急剧变化、充满不确定和风险的社会,如何认识和把握个人与社会、世界的关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令人兴奋的事情。而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独特的思维、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热情,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和社会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高级专业人才。我们热切期待着,你们成为一束束微光,汇聚社会力量、回应社会关切、推动社会进步。
李利锋 学院党委副书记
各位新同学好,欢迎加入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家庭,开启人生的全新旅程。未来四年美好青春我将陪伴你们一起度过,希望同学们守住初心,担起责任,成长为“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祝愿各位同学以实际行动融入政管学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奇迹!
学院文化
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