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肖龙 核稿:常改香 崔林立
本网讯 2025年9月13日,由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数智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作推进会在延安大学举行。来自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延安大学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1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余名师生与会。
延安大学副校长吕磊教授
论坛开幕式由延安大学社科处处长王俊虎教授主持、延安大学副校长吕磊致辞。吕磊指出,延安大学作为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围绕“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目标推进发展,2024年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作为学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延安大学哲学学科传承红色基因,延安时期便汇聚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今在延安时期党的哲学活动、思想及毛泽东哲学思想等领域成果丰硕。他指出,本次论坛以“数智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前沿,服务现实,延安大学作为东道主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办好会议、搭建合作桥梁,助力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延安大学社科处处长王俊虎教授
会议核心内容共分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情况通报、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发布、专家学者交流发言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方案分享等四个环节。
在会议第一阶段,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祖社教授从完善机构设置、研究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研究中心下一步工作三个方面,全面通报中心建设情况。在会议第二阶段,袁祖社教授同步发布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通知,呼吁与会专家积极宣传,鼓励学者申报中心项目,以项目研究助推陕西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祖社教授
会议的第三阶段,由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祖社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晏辉教授三位特邀专家,陕西理工大学刘保民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刘进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敬峰教授和延安大学刘顿副教授四位2024年度项目代表,延安大学崔海亮教授、陕西理工大学李战奎教授和西安工业大学梁华平教授三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首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晏辉教授三位特邀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如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疑问”“追问”“发问”的时代之问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南开大学哲学系王南湜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晏辉教授
其次,陕西理工大学刘保民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刘进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敬峰教授和延安大学刘顿副教授四位2024年度项目代表分别围绕本校项目研究情况及其当前面临的问题、西方学者解读朝贡体系的经济安全风险及其理论辨正、传统文化官学如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公共性逻辑研究这四方面展开了分享与交流。
陕西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刘保民教授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刘进田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敬峰教授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顿副教授
最后,延安大学崔海亮教授、陕西理工大学李战奎教授和西安工业大学梁华平教授三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分别围绕延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情况简介、“来到人间”“和而不同”“普照大地”三点体会以及哲学社会发展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海亮教授
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战奎教授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华平教授
在会议最后环节,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常改香教授介绍政管学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方案,详细分享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建设项目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规划。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常改香教授
本次学术论坛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作推进会,紧扣“哲学社会科学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破解陕西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激活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效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方案。本次会上发布的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将进一步锚定研究方向、凝聚学术力量,引导广大学者聚焦陕西省发展需求,深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为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