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生副教授 | 张文生,男,1967年7月生,陕西省子长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世新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政法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哲学动态述评》等课程。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社科规划课题、省教育厅课题4项,校级课题1项,参编著作1部。 |

|
侯虎虎副教授 | 侯虎虎,男,1964年8月出生,陕西凤翔人,副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曾任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政管学院党委书记。 |

|
邹腊敏副教授 | 邹腊敏,男,1968年1月生,陕西省安塞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政法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参与撰写和主编著作《三个代表与延安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毛泽东与刘志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4篇核心期刊,2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报刊之友》转载。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3项。 |

|
刘向林副教授 | 刘向林,男,1969年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婚姻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延安市政府法律顾问,延安市民商法研究会会长,延安市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延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陕西旷达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现任政法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和宪政研究和实务。 |

|
崔世君副教授 | 崔世君(1970.8- ),男,延安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罗耀拉(Loyola)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炜衡(延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延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目前,主要承担《物权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教学任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3项、教学改革项目2项。研究方向:民商法学。1999年获律师资格,2004年开始从事兼职律师工作,擅长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等民商事法律事务,同时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 |

|
白雪峰副教授 | 白雪峰,男,1973年5月1日出生,汉族,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延安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北望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延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刑事诉讼及金融、保险法的理论与实务。 |

|
梁云昌副教授 | 梁云昌,男,1966年2月生,陕西合阳人。副教授。西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主要从事哲学认识论、社会哲学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性成果有《论康德自我意识的知识功能》《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及其后果》《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 |

|
侯娟娟副教授 | 侯娟娟,女,汉族,1976年4月出生,陕西省清涧县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教以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10余门,主讲《政治经济学(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论>选读》《西方经济学说史》《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等课程。在《管理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二十多项。被评为延安大学2017年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

|
王峰副教授 | 王峰,男,汉族,1979年4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延安市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第六届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理事。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政法学院教学干事。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任政法学院教学秘书。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任政法学院研究生与科研秘书。2020年8月起任政管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9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社科基金项目1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3部,合编教材1部。先后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

|
雷小倩副教授 | 雷小倩,博士研究生,目前主要研究中共在延安十三年历史。自2002年工作以来,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多门课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改造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参编《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等学术著作三部。相继在《重庆社会科学》《理论导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博士论文《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改造研究(1937-1945)》获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论文。 |

|
李红刚副教授 | 李红刚,陕西省韩城市人,197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延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职务有延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陕西益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兼职),延安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成员、延安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陕西省律师协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能源法学会理事、延安市宝塔区法学会常务理事,第四届延安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 李老师长期从事法学教学和律师实务工作。先后承担过《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学概论》《外国法制史》等七门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出版教材三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二十二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九篇。主持、参与省厅级、校级教学和研究课题项目十七项。主持、参与多项教学科研项目。获得过多项多层次教学和研奖励十二项。教学之余,自2007年开始从事兼职律师法律实务工作,擅长民商事案件、劳动案件的办理及企业合规性管理、法律顾问等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

|
蔡广超副教授 | 蔡广超,男,汉族,1979年7月生,河南兰考人。2004年5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2017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任讲师,2018年10晋升为副教授。2018年7月,被选为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省逻辑学会副会长。2007年至今,主要从事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与论证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给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学、社会工作及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讲授《批判性思维》、《普通逻辑》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批判性思维》公选课;给研究生讲授《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史》等课程,发表过数十篇论文。 |

|
李伟副教授 | 李伟,男,1988年4月生,陕西延安人,中共党员,社会工作(学)博士。本硕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工作史、社会工作理论。先后在《社会》、《北京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论文获得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7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编著作1部。 |

|
范雅娜副教授 | 范雅娜,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治理。本科和硕士阶段就读于吉林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阶段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和工作期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国家级专著和教材各1部。承担的本科生课程主要包括《社会政策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行政》《社会学原著导读》等。目前主要承担的研究生课程包括《社会治理研究专题》《公共伦理学》等。 |

|
秦敏副教授 | 秦敏,女,汉族,生于1979年5月,重庆江津人,中共党员,人口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9年9月-2020年7月先后担任社会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现任政管学院教学副院长。主要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统计学原理、老年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等10余门课程的讲授,主持一门精品课程,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研究领域为城市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流动、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口的生存发展等问题。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市、校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编教材和皮书、年鉴等6部,在《人口学刊》《齐鲁学刊》《南方人口》《社科纵横》《陕西教育》《社会工作》等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 |

|
陈小锋副教授 | 陈小锋,陕西咸阳人,社会学博士,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硕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乡村社会治理与发展。主要承担本科生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研究生课程《社会学前沿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等。目前主持省部科研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6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先后在《民俗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参编教材2部。曾获陕西省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吉林省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延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延安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奖励。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社会学会会员。 |

|
肖龙副教授 | 肖龙,陕西榆林人,南京大学法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延安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自2015年起任教于延安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西北大学·2012),法学硕士(南京大学·2015)、博士(南京大学·2021)学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求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复旦政治学评论》《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兼任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州师范学院乡村文化治理与精神共富研究中心研究员。 |

|
魏志远副教授 | 魏志远,1983年11月生,河北省邯郸人。中共党员,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近年来承担本科生《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课程,给研究生开设《中国哲学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等课程。目前主持教育部西部青年基金项目“修德化俗——刘元卿生平与思想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代日用类书与儒家伦理民间化研究”两项课题。分别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问题》《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
刘萌副教授 | 刘萌,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就读期间赴德柏林洪堡大学交流访学。研究领域:德国哲学、逻辑学。教学工作《哲学通论》《现代西方哲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兼职担任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性成果专著:《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译著:《反映》,论文:《<纯粹理性批判>中“Sinn”与“Bedeutung”的翻译问题》《世界哲学》《“Sein”的系词含义与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建构》。代表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形而上学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子课题 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康德在沉默时期的逻辑思想研究(主持人)。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对康德逻辑学思想中判断形式的研究(主持人)。 |

|
韩盟副教授 | 韩盟,男,1986年8月生,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延安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发展哲学、周易哲学。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生课程《中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周易与人生》《周易与预测》公选课。荣誉奖励:延安大学2023年课程思政“大练兵”展示活动优秀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厅级、校级项目10余项。参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成果《易经明解》,合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周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周易》。兼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周易学会会员,国际易学联合会会员,西安周易研究会会员。 |

|
杜一鸣副教授 | 杜一鸣,男,1988年9月生,汉族,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延安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理论。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2项,校级多项;在《社会主义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延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获省级、校级奖励10余项。 |

|
王佳副教授 | 王佳,女,1987年1月出生,咸阳礼泉人,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组织发展及体验式培训,主要承担《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等课程,社会学系副主任、社工实验室主任。兼延安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实践部主任、延安大学校团委兼职副书记,任西安阳光社工服务中心、深圳社福社工服务中心、上海关爱社工服务中心督导,任延安市宝塔区社会组织基地顾问、西安市莲湖区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等。曾在《人民论坛》《农业经济》《社会工作》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余项。曾获延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延安大学创新创业优秀导师等殊荣。 |

|
史佳欣副教授 | 史佳欣,女,汉族,陕西西安人,1984年2月出生,民商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商法、公司法、证券法)。教学工作:2009年9月-2013年7月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商法学、公司法学等;2018年至今,本科生课程:商法学、合同法学;研究生课程:商法专题研究、民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获得2011-2012年度延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9-2020年度延安大学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奖励。出版数本著作及发表了数篇论文,主持及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制度研究”,2015年2月立项,已结项;参与北京市正海律师事务所:“民事信托法律服务指南”研究及宣传推广,2015年立项,已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
|

|
宋晓芳副教授 | 宋晓芳,陕西渭南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法学系专职教师,北京市炜衡(延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从事《婚姻家庭继承法》《国际私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 |

|
张继军副教授 | 张继军,男,汉族,1989年11月,安徽濉溪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9月,入职延安大学。2021年12月-2024年12月,担任政治学系主任。2025年1月起任政管学院教学副院长。主要从事城乡公共治理和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1项,以及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中国农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社区报》《中国人口报》《陕西科技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撰写咨政报告被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内参》采用成果,出版专著《让社区治理活起来:基于“开放空间会议+”的理论与实践》。兼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 |

|
贺灵敏副教授 | 贺灵敏,女,汉族,1985年12月生,河南焦作人。2010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2019年起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2012年起任讲师 。2010年至今,主要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给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教授《社会学概论》《城市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分层》《社会学原著导读》等课程,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20学时以上。主持并完成的项目包括延安市社科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延安大学教改项目、延安大学课改项目;参与各类纵向项目若干,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获若干项延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代表性论文有信贷功能的凸显:《渠村人情功能的转向与异化》、《当前农村群体性时间的诱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

|